双11,已成为全民购物节。如今,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习惯网络购物。那么,老年人在网络上喜欢购买哪些物品?调查发现,老年人在网络上的消费支出主要用购买衣服、保健品、食品等方面。(11月6日《宁波晚报》)<br/><br/>保健品是老人“最喜欢网购的商品”之一,不少老年人已经打算到时清空“保健品的购物车”了。宁波市的左女士就表示,将在双11期间给自己和家人购买三四个月的保健品,包括钙片、鱼肝油、灵芝孢子粉等。<br/><br/>各项调查显示,中国6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正在加速拥抱数字生活。如10月下旬阿里巴巴发布的《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》显示,第三季度老年人手淘月活跃度同比增速远超其他年龄组,高出整体29.7个百分点;老年群体消费金额2017-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.9%;疫情期间,消费同比增速第二,仅次于“00后”,消费潜力不容小觑。这应该是个好现象。说明老人没有落后“数字生活”。<br/><br/>但是,双11老年人“抢购保健品”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?表面上看,老人双11抢购保健品,似乎是不错的现象,说明老人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,希望“身体倍棒,吃嘛嘛香”。然而,也需要结合社会现实来审视。就目前情况来看,老年人双11抢购保健品还是让人忧虑的。保健品乱象依然存在,没有资质的生产企业还在“摇唇鼓舌”,市场上的三无保健品依然“招摇撞骗”,尤其在电商平台上,“不保健的保健品”“吃不死人的保健品”大行其道。而且,即便是“好的保健品”,在双11一次采购“半年的用量”“一年的用量”也是不理智的,即便是正规的保健品也不是所有老人都适合的,真正能够按照自身身体状况选购保健品的人并不多。。那种老年人“满屋都是保健品”的情况不应该发生。根据京东健康发布的数据显示,11月1日开始30分钟内,该平台骨骼健康类目、增强免疫类目、运动营养类目成交额同比增长纷纷超过4倍,进口保健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5倍,这其中又有多少老年人抢购保健品是理智的呢!有报道说,哈尔滨一位70多岁的老人,每月有近3000元退休金,每月换回的都是各类保健品。其中一款“保健果汁”,说能“增强抵抗力,喝了不得病”,让家人十分担忧。保健品销售乱象给老人带来的不仅是金钱方面的损失,更有心理上的创伤。据报道,青岛一位老人购买了十几万元保健品发现被骗,最终跳海自杀,舆论哗然。保健品乱象中出现的“坑老现象”需要引起关注因此,双11期间,我们需要关注老年人的消费情况,不能让保健品的“坑老大戏”继续上演。就家人来说,需要提醒老人理智消费。就监管部门来说,需要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,把“虚假保健品”拦截在电商平台之外,让双11不再上演“坑老大戏”,避免老人掉进假保健品的陷阱里。关注自身健康是好事,但是“吃嘛嘛香”真的不能指望保健品,科学生活,合理锻炼才是最好的保健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