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曾经diss你们乱买保健品的90后,已经遭到了“报应”,他们静悄悄的在购物车里囤够了保健品!
根据中国青年报数据显示,保健品市场已经“变天”了——购买保健品的主力军已经逐渐转移,从中老年人过渡到90后,占比超过了25%。
据工人日报的“喜讯”,2020年618期间,某电商平台眼部保健类产品销售同比去年增长4126%,蛋白粉同比增长751%,维生素类产品同比增长387%,其中95后和00后活跃用户同比增长达126%!
当代年轻人,对保健品的态度早已经“二元论”了。
比如,刚苦口婆心告诉爸妈电视上的广告都是骗人的,打开手机APP想找点证据,后脚“哇塞,××必备的口服液好棒,××的葡萄籽精华真好用,全世界女生都在抗衰老,难道我要变成黄脸婆吗?不可以!马上下单,抗衰老补充胶原蛋白!”
事实上,中国的老年群体购买保健品已经理性了很多,“焦虑”的年轻一代,反而正在成为线上保健品消费增长的推动力。
吃保健品,90后营造的集体养生盛宴
“敷着最贵的面膜,吃着最贵的保健品,却点着最便宜的外卖,熬着最深的夜。”这大概是当代年轻人最真实的生活写照了。一大批90后正占据着保健品的不同品类赛道,成功营造了一种集体养生的错觉。
小曹是个程序员,他是在一次深夜入手了好几瓶护肝药。尽管吃这种药的一般都是爱喝酒的人,但听说熬夜伤眼也伤肝。边熬夜写代码边吃药的朋克养生生活就此开始,他把保健品放在书桌上,每到熬夜时,就会往嘴里塞两片。似乎这样就能抵消熬夜带来的伤害。
他说:“护肝药是一定要买的,一小瓶下来折合人民币一二百元,和一个月两三千元的生活费相比,不到十分之一,还行,不算贵。”
根据CBNData大数据,更多年轻人会集中在凌晨12点左右下单熬夜相关保健品。他们往往在熬完夜后才想的起熬夜的危害,深夜场景触发了他们的保健需求。
作为一名精致的“养生女孩”,26岁的英子不仅要吃抗糖丸延缓衰老,还要喝胶原蛋白粉补充皮肤弹性、吃蔓越莓胶囊调理月经……“多的时候,我一天能同时吃8样。”已经是“上班族”的英子承认自己太容易被“安利”了。“别人一说什么好,我就爱去跟风。”一年来,她跟着网上的推荐,陆陆续续买了十几种保健品。半年前,英子跟风购入号称“减肥神器”的抗糖果冻,结果“一点功效都没有,白白浪费了很多钱”。
美白口服液、阿胶、青汁、葡萄籽、胶原蛋白、复合维生素、护眼丸、鱼油……年轻人不再满足单类保健品,保健品功能的丰富多元也是“惜命”的年轻人所期待的。
根据CBNData数据,仅满足于单类保健品的年轻人比重越来越小,购买4-6种以及6种以上保健品种类的年轻人增长最为明显。
保健意识超前的年轻一代,不仅自己会吃,还会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起加入保健大军。今年25岁的小朱告诉我们,她在姐姐的带动下,经常会吃一些维生素,“我姐姐、姨妈、舅舅、舅妈、小侄子都吃。经常吃维生素还可以预防感冒呢。”作为独生子女,也同样是初为人父母的90后,在他们的整体保健品支出中,买给老人、儿童的消费比重正在逐年提升。
年轻化需求催生保健品“巨鲸级”市场
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“朋克养生”大军,中国保健品市场充满机遇。
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,2019年,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2227亿元,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3307亿元。数字科技与营销公司探媒预测,2019到2023年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14%。
不难发现,在这惊人的消费力背后,是数个百亿元甚至千亿元级别的细分赛道。每个赛道都在酝酿着自己的“巨鲸级”企业,嗅觉敏锐的资本也开始跑步入场,豪赌这届年轻人的“朋克养生”消费力。未来,市场的蛋糕将不断做大。
据速途研究院发布的《90后养生报告》,国内长时间使用保健品的90后占比21.9%,偶尔使用和有意向使用保健品超过7成,只有小部分人排斥保健品。